医学的历史,一直是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战的历史。从古代到今天的医生们,在治愈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道路上,留下了无数充满惊奇趣味的冒险故事、荒诞不经却又鼓舞人心的伟大尝试。 史前时代的巫医将疾病视作对灵魂的诅咒,东方的古老医学则用针灸和艾草,调节体内的 行气 平衡。中世纪医生曾把水蛭吸血当成的良方,而科学的血液循环理论,要等到17世纪的人体解剖之后才确立。在消毒、止血和抗生素等基础知识问世之前,外科手术曾是一门行走在死亡边缘的 理发 手艺,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发展,未来的基因编辑、组织工程,将带来全面改善人体健康的新浪潮。 DK经典图文书以时间为线索,用几百幅插图、年表和专业解说,呈现从史前时代到21世纪的世界医学历史进程。从古代文明中医疗之神的传说、中世纪医学的怪异器械,到现代医学中细胞、病毒
本书记载的是发生在某个江南小村的疾病故事。这些故事初闻有些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承载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这些生活智慧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性知识。它告诉人们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真病还是假病,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如何在这片与祖先、鬼、神共享的土地上始终怀抱着希望,顺利地生活,无惧地死去。
《一个医生的故事》在本书中,著名医学教授郎景和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五十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 年轻时在乡下给牛接生的奇特经历,帮助产妇分娩时突逢地震的惊险场面,主治的小女孩面临死亡却只怕家人伤心的感伤故事 作为妇产科医生,他在迎接无数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命逝去的悲切与哀痛。他以 医者的仁心 见证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也在穿梭于手术台与病房的间隙中,生发出了关于生命与哲学的万千思考。
本书以手绘漫画的形式讲述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难点精髓,用拟人化的形象和脑洞大开的比喻,搭配日式吐槽与冷笑话,将医学名词重现为一个个生动的小剧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全书共十章,从微观到宏观,由细胞讲到组织、器官、系统,纵向梳理身体进化历程,横向对比物种之间差异,多视角解读人体的独特之处。书中回顾了改写世界的医学发现与伟大人物,也穿插着作者行医多年的见闻感悟。在他看来,人体不仅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超级机器,更像一个混沌的微观宇宙,堆积着40亿年进化的历史。
本书为引进版图书,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李海主任主译。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书首先向读者介绍CBT,其次告诉读者如何通过CBT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本书涉及心理健康, 包括抑郁、焦虑、愤怒等情绪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增强自尊等。本书内容实用,便于理解,尤其对于需要进行CBT练习的患者、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来说,该书更是简明实用的入门参考读物,可以快速掌握保持内心平静和情绪健康的一系列技能。
本书是一本探讨我国公立医院门诊管理模式创新的专著。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管理团队。本书基本内容框架来源于该院(上海市门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该院)近年来的调研、承担的卫生政策课题以及管理实践成果,该院在门诊管理和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形成鲜明的管理特色,特别是在多学科诊疗、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身优势和特色,在上海乃至全国门诊管理改革都具有代表性。全稿共分8章,总结了国内外门诊管理的理论体系与管理思路,介绍了公立医院门诊管理的理念设计与实践案例,以医院门诊流程再造过程为核心,全面展现了公立医院门诊管理模式的建设经历;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入展开门诊综合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索,既参照着理论不断优化和提高门诊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又持续摸索并归纳其
本书采用文字说明、图表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针对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的扳机点手法治疗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技巧。第一部分为基本原理,包括第1~6章,详细介绍了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的解剖、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扳机点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以及手法治疗的原则等;第二部分为临床实践,包括第7~9章,根据解剖部位的不同,用大量的图、表详细介绍了全身各部位肌肉的手法治疗,包括解剖、机能障碍、牵涉痛、诱发和持续因素、治疗建议、给患者的建议,以及筛查试验和疼痛指南等。
1968年,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不但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而且由上海近郊川沙县开始,被称作“我伲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的“赤脚医生”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落后乡村缺医少药的窘况,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建立了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创造了当代华佗孙立哲们的“神话”。事实上,赤脚医生还与社队干部、民办教师、农技员和大小队会计一起,构成了与道地的“泥腿子”们相对应的某种准知识、技术或管理阶层。本书通过口述访谈和文字档案还原了特殊时空背景下医患群体的集体记忆,也使中国医疗制度史的叙事更加全面。
四部医典曼唐是人类历完整的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医学载体,是藏族绘画艺术与医学完美结合的结晶,其内容丰富、画面宏伟、色彩绚丽、笔工精细、图画形象生动、风格独特,不但在祖国医药学历史中,而且在世界医药学史中亦属罕见。在藏医药3000年历史长河中,共绘画了80幅曼唐,其中包含6000多幅小图画,内容涉及藏医药学的起源、历史源流、藏医药理论、临床治疗、药物方剂、炮制加工、天文历算等,形象地介绍了藏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还涉及藏民族独特服饰、生活用具、膳食、习俗、婚嫁、丧葬、信仰、道德观等人文民俗以及农牧业生产、军事、宗教、绘画、天文地理、建筑、交通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文献价值和保护价值。 《四部医典曼唐图解》一书以图解的方式将80幅曼唐中的6487幅
本书首次从综合和整体的角度,以耆婆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宗教、医疗、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内的关联和影响,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性揭示出来,为进一步理解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医学文化交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有代表性的实证分析。本书的附录部分是敦煌出土《耆婆书》梵文本残卷的汉译以及敦煌于阗语本《耆婆书》残卷(英译版)的汉译,这是中古医疗史和宗教史研究的一份基础史料。
重症之后,终身患者要如何与疾病共处一生?移植手术后,患者要如何接受生活的不便,应对未知的变化?急救治疗中,伴随着重症监护而来的综合征有哪些?危重症救治和后期护理中,有哪些常规与非常规的做法? 这是一本让读者深入了解危重症救治、反思技术发展的医学人文经典之作。书中,作者丹妮拉 拉玛斯以克制的笔触,深度记录了危重症治疗鲜为人知的一面 离开ICU并不代表一切好转,先进的医疗技术虽然救活了患者,但也造成了生死之间的复杂境况,其中,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时常面对窘迫与希望并存的选择。 不仅如此,作者还从医生的专业视角记录了许多患者的真实经历,这其中有迟迟等不来器官移植的4个孩子的母亲,有遭遇意外丧失记忆与自理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你正在陪伴身患危重症的亲人与朋友,如果你正在从事相关
科技伦理,即科技伦理学,属于科技哲学、伦理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相交叉的领域,同时也与经济、管理、政治的社会科学领域密切相关,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新兴学科。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为目标,通过聚焦探讨新兴科技领域中的相关伦理问题,力图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体系。本书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伦理研究者参考书。
《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优选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作者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大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规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最后几章将故事带入更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随着医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人类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 临床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升级,疾病防治模式正在向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方 向发展。临床医学研究作为衔接基础医学和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医学新发 现、推动成果转化、验证医疗技术与医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善临床诊疗标 准规范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对提升临床诊疗技术和疾病防治水 平、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的年度概况和主要成就,总结发展经验,分析、 研判未来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自2018年起组织开展《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 展报告》的编制工作。《2023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延 续了之前的框架,以文字、数据、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2022年度国内外临床 医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六卷,与第七卷共同关注了20世纪上半叶(约1900年至约1950年)的技术。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若干大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等。这些大事件彰显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对于技术发展显而易见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技术发展又充分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和走向。本卷对原子能、化学工业等专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六卷与第七卷两卷中所记录的是人类用技术谋求解放与自由的新阶段。
本书系统介绍了DRG/DIP下局端测算体系、DRG病组开包DIP病种临床路径建立与优化、病种临宋路径听证会表单制作、临床科室精细化运营管理、DRG下病组开包DIP病种三段论细分的理论及实践等内容,DRG下病组开包DIP病种三段论九分法划分原则、为解决临床路径中变异问题而独特设计的诊疗项目系数化,是本书的两大亮点。本书是作者团队对超过500家医院定制化DRG/DIP咨询辅导的体会和感悟,共使用219张数据表格,给出BR23、HC35、ET25、KD19等病组三段论明细和临床路径听证会后的标准表单,讲解深入浅出,指导性和应用性强,可供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各科室参考。
妊娠合并糖尿病(DIP)是产科常见的高危妊娠,早期对DIP进行教育、干预、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结局的发生。本书利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病例资料平台,挖掘每例病例的特点,深入地分析可能诱因、病因、疾病演变的可能机制、诊断、疾病危重度分级、规范治疗、预后评估,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预测和预防等。全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病例分析引入,介绍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模式和指南建议,分别对案例进行问答分析并附知识要点。第二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较常见的合并症和少见罕见的特殊病例诊治的疑难病例个案分析。本专著有助根据病症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案,开拓视野和临床思路,并举一反三,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儿童言语发育异常主要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语音表达障碍两大类,可能是由于智力发育障碍、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性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所致。国内儿童语言康复起步较晚,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训练指导书籍较
《中国科技之路丛书(卫生卷) 健康中国(配增值)》通过梳理卫生健康中国百年历史画卷,展示中国科技之路中健康之路的重大科技成就、重大科研成果、重大科技产品、重大科技事件、重大科技政策、重要科技人物,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体现科技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从而为党和国家 立心 ,为人民健康 立命 ,为科技强国 立力 ,为健康中国 立信 ,为民族复兴 立基 ,为青少年 立志 。 全书内容分为三篇: 篇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医药科技成果的总结:第二篇采取 6 1 的编写模式,包括基础、临床、口腔、公共卫生、药学、生物医学工程6个西医方向大学科和1个中医大学科,分学科介绍百年来医药科技的 亮点 ;第三篇是对卫生健康科技发展的展望,既客观地介绍成果,又实事求是地正视问题,分析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教材以形式逻辑的基本思维形式、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医学科研理论体系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在医学领域中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BR》 本教材共计十八章,绪论一章,介绍医学形式逻辑学包含的基本内容;概念部分两章,介绍概念的内涵、外延、特点及明确概念的方法;判断部分四章,介绍判断的内涵、外延、特点及简单判断、复合判断、负判断与模态判断;推理部分九章,介绍推理的内涵、外延、特点、法则及各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与建立关系假设、类比推理与科学假说;基本逻辑规律部分一章,介绍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充足理由律;论证部分一章,介绍论证的内涵、外延、特点及证明与反驳。
14世纪暴发的黑死病是影响欧洲最深的事件之一。瘟疫让众生变得平等,毕竟穷人已没什么可失去,而富人再手眼通天,死时也只用一块裹尸布。瘟疫又让世界更加不同,灾厄当前,千城千面:佛罗伦萨财富洗牌,米兰没有死人,威尼斯发生政变,阿维尼翁力保教宗,巴黎团结一心,德国城市献祭替罪羊……今天我们再次面对全球性疫病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有进步的科学,相似的是我们依然深陷强人政治的旋涡。去读一读薄伽丘和马基雅维利的文字,看一看吉贝尔蒂和多纳泰罗极富感染力的雕塑,也许会教给我们:冷静审视、热切希冀,然后坦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