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由高速增长适应性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饲料、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为对象,对未来10年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进行了展望,主要结论如下:一、谷物自给率稳定在97%左右二、油料生产稳步增长,进口增加明显三、棉花产量和进口呈下降趋势四、食糖消费继续增长、自给率下降五、蔬菜需求继续增加、供给有保障六、水果生产增速放缓、消费增长较快七、肉类生产能够基本自足八、禽蛋产量和需求继续增长九、奶类生产放缓、进口增加十一、饲料产需将出现缺口十、水产品产需缺口有所扩大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基础组成。是利用乡村青山绿水资源,发展 三农 产业,缩小城乡差别,推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工程。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势头猛。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全国试验示范阶段。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14.6%,并以年30%速度递增,展示了中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发展前景。 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是提升 三农 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美丽乡村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元素完美结合的统一体,是自然与人、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农业综合系统工程。不仅展现乡村山水田林路居生态环境资源的自然美,
《中国玉米灌溉与排水》是在广泛收集靠前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编者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博采和旁引靠前外玉米灌溉排水领域新研究成就,撰写而成的一部系统论述玉米灌溉排水区划、灌溉排水理论与技术和中国灌溉排水现状的科技专著。 全书共14章,包括中国粮食生产与玉米、中国玉米灌溉区划、中国玉米排水区划、玉米生长发育的水分生理特征、异常水环境对玉米生态与产量的影响、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玉米灌溉制度、玉米地面灌溉技术、玉米节水灌溉技术、玉米灌溉排水工程、墒情预测与灌溉预报、玉米旱涝灾害对策与水环境治理、玉米灌溉分区的节水工程措施分析、玉米排水分区工程措施分析等内容。 《中国玉米灌溉与排水》内容系统完整、资料较为丰富,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写法,突出反映玉米灌溉排水学科的新成就。可供从事农
本书系统介绍了鸭的解剖与生物学特性、鸭病综合防控措施、鸭病诊断技术、鸭传染病、鸭寄生虫病、鸭代谢病、鸭中毒病、鸭普通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类症鉴别、预防和治疗措施。全书含有 幅高清图片,具有图像清晰、直观易懂、文字简练、系统性与科学性强、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可让读者“看图识病,识病能治”,以达到快速、准确掌握各种鸭病诊断与防治的目的。 本书是广大鸭病防治工作者和养鸭场技术人员、动检工作者、基层兽医的 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食品卫生检验专业的重要参考书。
.
《全球热带作物科技竞争力分析》由黄贵修等编著
本书面向我国高寒草原煤矿区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修复,在总结以往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以大型煤电基地的草原生态系统植被、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针对草原矿区气候酷寒、春秋干旱、土壤瘠薄、露采扰动等脆弱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区域遥感大尺度监测、野外定位动态监测、室内机理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草原矿区生态动态演变的监测方法、露天开采对环境扰动的影响规律、露天排土场生态重建与土壤改良关键技术,使用遥感数据追溯煤电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变迁;分析煤炭开发对草原生态植被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优选并培养本地微生物菌剂,揭示微生物可增强抗酷寒、干旱、压实逆境的机理;开发草原煤矿区地质层生黏土有机生物资源化利用作为表土替代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利用方法,并以国能宝日希勒和北电胜利两个露
.
一带一路 建设的国家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书对 一带一路 沿线东南亚国家 从农业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农业合作现状、农业投资环境与风险、农业合作思路、农业合作重点、合作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本书系统、全面、翔实地对 一带一路 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合作前景进行分析和论述的书系,有利于我国农业领域变革观念、创新机制、重塑产业,共享 一带一路 农业发展红利,实现农业增长,保障农民利益。本套图书具有馆藏和推广价值。
一带一路 建设的国家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书对 一带一路 沿线中亚国家从农业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农业合作现状、农业投资环境与风险、农业合作思路、农业合作重点、合作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本书系统、全面、翔实地对 一带一路 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合作前景进行分析和论述的书系,有利于我国农业领域变革观念、创新机制、重塑产业,共享 一带一路 农业发展红利,实现农业增长,保障农民利益。本套图书具有馆藏和推广价值。 一带一路 建设的国家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书对 一带一路 沿线中亚国家从农业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农业合作现状、农业投资环境与风险、农业合作思路、农业合作重点、合作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本书系统、全面、翔实地对 一带一路 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合作前景
机械化水平是衡量水稻现代化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其配套装备是水稻绿色优质生产的可靠保障。目前我国水稻产中环节仍处于瓶颈时期,严重制约了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亟须实现耕管机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突破与应用。本书以农机农艺融合为指导,以突破水稻耕管环节机械化关键技术为目标,介绍了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与趋势、秸秆深埋还田技术、标准化田埂修筑技术、旋耕喷施土壤消毒技术、水田中耕机械除草技术和高地隙运秧植保技术等,涵盖了多种水田耕管机械化装备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为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书可作为农业工程和作物学等学科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可供从事水稻生产,特别是在耕管机械装备领域进行科研、设计及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农业工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我国硒资源储量丰富,但地理分布不均匀,城乡居民硒摄人量不足,是 的缺硒大国。近10多年来,我国富硒农产品备受市场关注和青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推动富硒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从2015年开始,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起并组织编写了《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每年出版1部。郭岩彬,赵桂慎,于建泉主编的《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7)》在〈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6)》的基础上重点 新了 外富硒农业发展产业数据、新的技术研究进展、全国各天然富硒区和缺硒区富硒农业产业新发展情况、相关标准及认证等内容。此外,在天然富硒区和非富硒区的产业发展报告中还增加了区域品牌建设情况。 《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我国硒资源储量丰富,但地理分布不均匀,城乡居民硒摄人量不足,是 的缺硒大国。近10多年来,我国富硒农产品备受市场关注和青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推动富硒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从2015年开始,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起并组织编写了《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每年出版1部。郭岩彬,赵桂慎,于建泉主编的《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7)》在〈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6)》的基础上重点 新了 外富硒农业发展产业数据、新的技术研究进展、全国各天然富硒区和缺硒区富硒农业产业新发展情况、相关标准及认证等内容。此外,在天然富硒区和非富硒区的产业发展报告中还增加了区域品牌建设情况。 《中国富硒农业发展
由中国工程院承担建设的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是经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工程科技领域公益性、开放式的知识资源集成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国家工程科技领域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科技活动、企业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提供科技大数据支撑和专业化知识服务,助推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自2012年该项目启动建设5年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已建立化工、农业、医药、能源和卫生等近30个专业知识服务分中心系统,通过自建、联盟、采购、网络开放获取等方式,汇聚了二十多个主题领域的资源,包括文献、数值数据、工具(事实)、行业报告和政策法规等,资源总量超过44亿条,数据容量达到84TB,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工程科技领域各类数据汇集的重大突破。 为建成中国工程科技领域的 元数据海 ,元
《中国农业科技院年鉴2020》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编写,内容涉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各直属单位的总体工作、科研创新与创新工程、科技兴农、人事管理与人才建设、计划财务管理与条件建设、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综合政务管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介绍、大事记(2020年中国农科院发生的重要标志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工作等),,全面反映了中国农科院在2020年的重大事件、工作业绩和研究成果。
本书是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志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形式,展示了1954-2019年南亚 所在历史沿革、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服务三农方面 的风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志是记录研究所发展历史的编著,断限上至建所之初的1957年,下至□016年底。全书主要包括概述(前言)、正文和附录,采用章、节两个层次结构。正文共有九章,依次是发展历程、机构与管理、科学研究、交流合作、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党群组织、人物志、大事记等。附录主要包括:职工名录,历届所级领导及处级领导名录,研究员、副研究员名录,各类人才称号人员名录,历届人大代表、党代表与政协委员名录,省部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名录,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获奖目录,其他集体获奖成果目录,主要著作、主要科研课题目录,导师、博士后、博硕名录。所志编写是以史料为依据、事实为准绳,如实系统反映和记述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力争为读者提供一份可信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