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突破了以往学界单一圩田史研究视野的局限,而把唐宋时期长江下游圩田的开发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考察。全书以正史方面的文献为基本史料,结合考古、档案、方志、碑刻、文集、笔记、圩田志等相关资料,围绕唐宋时期圩田的开发与修筑、圩田的管理、圩田的经济地位、圩区的自然灾害以及圩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既注重宏观考察,也致力于个案研究。本书基于新视野,运用新方法,探讨新问题,既促进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和结合,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又注重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协调本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证本地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与历史借鉴。本书适合在
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业,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涌现了系列研究成果。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环境,互联网的发展赋予了服务业新的内涵和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农业服务业创新发展
本书是按照“沼气工”(职业编码5-05-03-01)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编写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配套教材。本书分为三个系列:在《沼气工: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和安全知识等基本要求;《沼气工:初级、中级、高级》针对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介绍了户用沼气、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基础知识、运行管理、维修维护以及三沼综合利用的相关知识;《沼气工:技师、高级技师》针对技师和高级技术的职业技能要求,介绍了大型沼气工程及特大型沼气工程的工程施工、设备、维护运行、技术培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各级沼气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考核和申请参加技能鉴定人员学习使用,对于各类相关专业学校师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有机水产养殖理论与实践——以河蟹有机养殖为例》一书以河蟹有机养殖为例,介绍了有机水产养殖的部分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全书从现代常规农业存在的问题引出有机农业,进而引导出有机水产养殖,简要介绍了有机水产养殖的 外现状;然后以河蟹有机养殖为例,详细介绍了有机水产养殖技术,包括河蟹有机饵料以及有机饵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河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提升、有机综合养殖的比较,分析了有机养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并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了有机水产养殖营养平衡和能量流动; 对有机水产养殖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 《有机水产养殖理论与实践——以河蟹有机养殖为例》适合水生态学工作者、水产养殖和有机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参考阅读。
生吉萍著的《冬虫夏草资源管理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了冬虫夏草的历史渊源、地理分布、现代研究、采挖与管理、鉴别与保存及食用方法等内容,同时也对冬虫夏草产业、产业链各环节、产业相关人员、法律法规、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本书为作者带领的冬虫夏草课题组历时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可供广大关心农牧区发展、关注冬虫夏草产业的读者阅读。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水产养殖的一些基本和关键问题进行了解答,介绍了水产养殖的常用设备,养殖环境,常见养殖种类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并从食用、药用、工艺与美术等方面介绍了水产种类与人类的关系。对人们经常困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如"贝类都有贝壳吗""接吻鱼为什么会接吻""为什么说水至清则无鱼"等。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水产品,了解如何更好的养殖,如何食用,如何利用并从其收获丰富的知识与乐趣。
《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大田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丛书》系统介绍了我国两熟制粮食生产模式的区域特点、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了两熟制地区粮食生产特点、机械化现状与制约因素;重点以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水稻、双季稻、再生稻和华南地区稻薯轮作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为对象,阐述了两熟制作物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栽培模式,筛选了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干燥等适宜关键装备技术;总结提出了我国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和对策建议。《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大田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丛书》可为农业工程领域从事粮食作物机械化科研、教学、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明日的餐桌》探讨的是人类未来的粮食/食品问题。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妻,帕梅拉·罗纳德(Pamela C. Ronald)是一位遗传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她的丈夫拉乌尔·亚当查克(Raoul W. Adamchak)是一位有机农场主,同时为戴维斯分校经营学生农场。而本书论及的两大内容,有机农业和转基因作物之间,也如同他们的婚姻。本书提出,将基因工程和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农业与生物科学结合,也许是 合适、对环境 的未来农业的 策略,能够帮助解决解决未来人类的粮食问题,拯救地球。为了说明转基因技术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帕梅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在生态农业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及其原理,拉乌尔则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有机或常规技术束手无策,而转基因技术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