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自古药食同源,是中国名贵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驰名海内外。近年来,假年份和异地陈皮充斥新会市场,严重威胁新会陈皮产业健康发展,严重损害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江门市档案馆(江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联合新会区档案馆、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选材新会陈皮编纂特色志书,旨在系统呈现新会陈皮的历史与现状,记录新会大红柑果树、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轨迹和人们的奋斗历程,反映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本书上限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2022年末,从陈皮的生长环境、种植、炮制、产业、价值、品鉴和文化七方面介绍新会陈皮,并附有大事记和陈皮相关保护条例等。图书图文并茂,是目前少有的、成体系地介绍新会陈皮的图书。
本书为我国花卉、瓜果、蔬菜等植物相关历史和文化问题的专题论文汇编,共收集作者近十多年发表的学术论文40多篇。上编为花卉 分,既有对花卉文化概念,我国花卉文化繁荣状况、发展规律、民族传统,我国国花等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理论阐发,也有对梅、杏、牡丹、水仙、杨柳、芦苇等花卉植物个案的深入探讨,较为充分地揭示了我国花卉文化的历史面貌和民族特色。下编为瓜果、蔬菜及农书的系统考论,分别就西瓜、南瓜、黄瓜、丝瓜等外来植物的起源和利用,梅杏等水果的种植应用,莼菜、茭白等蔬菜的相关名实问题等进行专题考辨,解决了很多长期困惑的问题。
《袁隆平全集》是 “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入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 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六卷)》收入了袁隆平院士的学术著作《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本书是袁隆平院士对20多年来 杂交水稻研究成果的 全面总结,包括基础篇、育种篇、栽培篇、种子篇、成果篇5篇,共20章。本书对 杂交水稻育种、制种、栽培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作了系统阐述,学术水平高,原创性、 性强,体现了我国 稻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稳居 水平的综合体现。本书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业院校的师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研究和探索土壤水运移领域非饱和带土壤水势与渗流动态演化理论的一部专著。书中系统介绍了土壤水势函数动态分段单调性理论、土壤水渗流动态分带单向性理论、入渗蒸发连续动态演化过程土壤水运移、季节性冻结冻融期土壤水运移、土壤水盐运移机理与动态调控、土壤水分通量法、潜水上渗损耗极限深度与土壤水势梯度分带性、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原位测定方法、土壤水势监测技术与土壤水取样技术、土壤温度与水汽运移等。
全书共分六章,在科学界定旱作区范围与内涵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旱作区耕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等基本情况,以及土壤类型、面积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以耕地生产力现状、障碍消减、肥沃耕层构建为主线,揭示了旱作区耕地肥沃耕层关键指标和土壤肥力、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明确了肥沃耕层构建和障碍表征的指标、阈值,以及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对策,提出多维、多源的旱作区耕地质量关键指标数字制图方法。
本书内容共分为2章。第1章选取127种常见蔬菜,以浅显易懂的图解形式按照栽培顺序对其中的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例如,对某些作业时期的判断,肥料、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等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另外,对这些蔬菜栽培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解答,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第2章对蔬菜栽培的基础知识如栽培计划、栽培技术、生长发育不良和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园艺工具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初次进行家庭菜园生产的人来说,把这些先弄明白后再进行生产,获得成功就不是很难,很适合广大蔬菜种植户及家庭园艺爱好者使用。
《中国南方牧草志 卷豆科》共收录了豆科牧草107属357种(含变种、亚种)和33个栽培品种,其中包含了一批 珍稀濒危草种资源、特有草种资源(中国特有种和地方特有种)、栽培草种的野生类型和野生近缘种等重要的中国南方牧草种类。全书以翔实的数据和精美图片展示调查成果,建设性地将南方牧草种类、评价信息、形态特征图片及腊叶标本等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是现阶段南方草地牧草资源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书可供草学、种质资源学、植物学或农学等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整理了 外硅与植物逆境胁迫及硅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编者及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工作,阐述了硅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形态及硅的循环,植物对硅的吸收、转运和积累,非生物逆境胁迫(盐害、干旱、温度、重金属、紫外辐射等)和生物逆境胁迫(病害、虫害等)下硅对植物抗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硅对作物的影响及硅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世界各国对硅与植物的研究概况,以及土壤、肥料、植物中硅的分析测定方法等。书后附有1987~2017年 外硅与植物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历届硅与农业 大会介绍。
种衣剂是提高种子质量、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和有效防控作物病虫草害的重要农化产品。本书系统介绍了种衣剂的概念、类型及其推广应用前景,常用种衣剂的副作用及其早期诊断技术,种衣剂安全使用技术等,重点介绍了种衣剂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大豆、花生、中药材和瓜果蔬菜等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安全使用技术,提出了13套常用种衣剂安全使用轻简化技术。 本书适用于植物保护及其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农化产品研发和营销人员,以及农业种植者与经营者学习和参考。
本书内容共分为2章。第1章选取127种常见蔬菜,以浅显易懂的图解形式按照栽培顺序对其中的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例如,对某些作业时期的判断,肥料、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等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另外,对这些蔬菜栽培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解答,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第2章对蔬菜栽培的基础知识如栽培计划、栽培技术、生长发育不良和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园艺工具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初次进行家庭菜园生产的人来说,把这些先弄明白后再进行生产,获得成功就不是很难,很适合广大蔬菜种植户及家庭园艺爱好者使用。
《乡土草抗逆生物学》是作者们在连续两个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对我国北方主要乡土草种研究所获部分成果的系统总结。《乡土草抗逆生物学》以科学研究所获 手资料为主体,结合 外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乡土草形态学与抗旱、耐寒、耐盐等抗逆特性的关系,抗逆性状的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基础,禾草内生真菌增强乡土草抗逆特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优异乡土草种驯化选育为栽培品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乡土草抗逆基因转入优良牧草,创制新种质等方面的成果,初步构建了乡土草抗逆生物学的理论体系。
本书收录了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采集的100份水稻、10份油菜、13份花生、38份芝麻和4份蓖麻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介绍了每份资源的名称、学名、采集地、主要特征特性、优异特性与利用价值、濒危状况及保护措施建议,并配以典型性状图片。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水稻、油菜、花生、芝麻及蓖麻等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农业种子管理部门工作者,以及粮油作物种植与加工人员等,旨在提供浙江省水稻、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的信息与资料,对水稻、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精准鉴定与利用有重要意义。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用量防治蔬菜病虫实用技术指导手册》采用图文混排的方式,将百余项实用技术归类成册,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别病虫发生与防治特点,以及一系列源头控制、栽培防控、物理防控、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的实用技术。作者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对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药用植物保护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保护药用植物免受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危害,是开展药用植物绿色种植、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效益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目前我国已形成全世界规模 、体系 完整的中药材生产体系,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含野生抚育)2100万亩,随着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种类的增加,病虫草害防治问题已成为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目前我国药用植物保护工作基础弱、问题多、药材生产需求迫切的现状,拟由长期从事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科研人员根据各自研究领域 进展,以及多年研究成果总结编纂出版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