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严复临隋代僧智永、宋代赵构二人所书《千字文》两种五件,前有《京兆丛书》总序一篇、专业介绍点评文章一篇,后附释文。
本书辑录严复临唐代褚遂良、怀仁、颜真卿、怀素等四家法帖四种,包括《文皇哀册》一组二件、《集王圣教序》一组、《争座位帖》一组五件及《论书帖》一组三件。前有《京兆丛书》总序一篇、专业介绍点评文章一篇,后附释文。
\"孔子被称作“圣人”。一部《论语》道尽人生百态,思想穿透千年,其文约意丰的言辞语句,蕴含着鲜活的中国智慧和包罗万象的人世道理,可助人修身、为学、齐家、治国。这《论语》一共20篇约500章,每天只需读懂、 读透一两章,一年便可读完整部《论语》,用每日一读的简约方式,享受 硬核的中华文粹,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 本书一大特色是把书法和《论语》有机结合, 书法家、中国书协 孙晓云女士用精致小楷抄写整部《论语》,力求把枯涩的文字变为书香墨趣,这本书饱含着她独特的艺术情思,通过书法墨迹传颂出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同时由府建明教授对原典原文斟词酌句且饶有趣味地进行了细致、简明的解读,既可以帮助初涉古文的学生翻译古文,也为深入阅读提供知识性的注解和引导。这部《日读论语》是一部极为独特的“国学书法
朱省斋是一个学者型的鉴藏家和书画商人,他先后撰写和出版了五本有关书画鉴赏方面的书籍:《省斋读画记》、《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画人画事》、《艺苑谈往》和《书画随笔》。由于朱省斋曾出任过国民政府的高官,又曾主编过著名的文史杂志《古今》。加之他又是出生于书画世家,精于鉴赏,所以他在当时的香港收藏界中颇具人脉渊源,也与大陆文物机构和日、美公私藏家关系甚密,他因此见证了许多中国书画名迹的流转海外或回归大陆的经过。本书即是对其著述的汇集整理,并在其内容的基础上,配置高清大图,以期符合读者鉴赏之需求。
《宋拓太清楼书谱》是清光绪年间学者、收藏家刘铁云的藏本,民国时期影印本。这部书是龚望先生三十一岁时的读物,当年阅读时曾在书页空白处写下许多有关学习和研究《书谱》的文字,在整理先生遗著时,由其子女抄录。 对《书谱》原文加了释文,将其中的衍文用括号围括。漏掉的字由于原石损坏等原因,在释文中将其补上,不另做标记。
本书收长卷《廉颇蔺相如列传》,草书,纸本。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卷内钤“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内省斋”、“秋壑图书”、“顾禄私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永瑆之印”、“诒晋斋印”等诸多印鉴。其书法纵横穿插,活泼洒荡,笔势飘逸,转折流畅,是其入古出新的草书代表作。
本书收长卷《廉颇蔺相如列传》,草书,纸本。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卷内钤“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内省斋”、“秋壑图书”、“顾禄私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永瑆之印”、“诒晋斋印”等诸多印鉴。其书法纵横穿插,活泼洒荡,笔势飘逸,转折流畅,是其入古出新的草书代表作。
欧阳询的小楷是欧体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世的小楷范本有十种以上,总存字量十分可观。虽然其中有些碑帖的真伪还有待考证,但基本能较为准确地体现欧体楷书的风格与特点,是对欧体中楷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基本上完成了欧体中楷碑帖临摹,进入创作阶段的习书者来说,这些小楷法帖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迄今为止,外还未有将欧体小楷合编集成的法帖出版。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使欧体楷书的传世范本更为丰富与充实,房弘毅现将所能找到的欧阳询小楷法帖汇于《经典法书集成丛帖:欧阳询小楷十种》,献给喜爱欧体楷书的广大读者。
本画册是精选唐寅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山水、人物作品,为求再现完整原作风貌,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唐寅绘画艺术的精妙。画册中图片精美,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运笔用墨的精妙、婉转,填补了唐寅市面高清绘画作品的空白。
《王羲之兰亭序》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44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为“修禊”时饮酒赋诗,王羲之为写书序,并乘兴书此。文凡28行,计324字,被誉为“天下行书”。唐太宗李世民极喜右军书,得此帖后,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人,双钩廊填摹成副本,分赐诸王近臣,后真迹殉葬没入昭陵。存世唐摹墨迹有《神龙兰亭》、《天历兰亭》、《诸摹兰亭》,石刻则首推《定武兰亭》。
《龚望遗墨》从龚望先生的遗作中,选出八十八件书法作品,书作年龄从二十岁迄八十八岁,其中六十岁以后作品较多。《龚望遗墨》法集是为纪念龚望先生逝世4周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第15届全国书展期间推出的一部精品。《龚望遗墨》兼收真、行、草、隶、篆五种书体,所有作品均为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