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 施纳贝尔是贝多芬作品好的诠释者之一。他的钢琴演奏艺术源自于对谱面的严格遵循和对声音的完美洞察。作为诠释者的身份促使他找到准确的音响生命,即作曲家谱面指示的真正含义,而这一对谱面的忠诚诠释,同时给予了他的演奏和作曲家的作品以生命。在这一版的贝多芬奏鸣曲中,施纳贝尔综合参考了手稿、版和之后的许多重要的版本。大量宝贵的技巧和音乐上的建议,反映出施纳贝尔独特的学识和洞察力。这一版本具有高度的本真性和准确性,没有任何武断的记谱和为了便于演奏而毫无根据地将乐段简单化。施纳贝尔的评注汇聚了有关贝多芬奏鸣曲的所有可靠的知识与深刻的洞见。
作为当代中国乐坛成绩斐然的作曲家,叶小刚将各种技法巧妙地融入其所作的音乐之中,本次出版的作品既包括了他早年的经典代表作,也包括了他近年来最新探索的成就,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以及族群对独立与和平的求索,诸多宏大话题尽在音乐之中。该作品也是建国70周年的献礼产品。 叶小钢作品选集7,收录了作者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第五交响曲 鲁迅 》Op.81(2017)。该作品由浙江交响乐团于2015年9月25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指挥:吕嘉、女高音:王威、女次高音:朱慧玲、男高音:石倚洁、男中音:刘嵩虎、低男中音:沈洋、朗诵:濮存昕。歌词选自鲁迅原作,歌词编辑陈钦智。作品分为9个部分:1.序(社戏)2.闰土 3. 阿Q 4. 祥林嫂 5.野草 6. 铸剑 7. 朝花夕拾 8.两地书 9. 魂 作品自首演后至今,作曲家又对该作品进行了多次
该书为香港引进版图书,该书包括琴曲三十五首,大部份是这百多年来较常弹的,如《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梅花三弄》之类曲子,更有著名的大曲《潇湘水云》、《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等。蔡女士以毛笔手抄的《愔愔室琴谱》,是她六十年来弹琴的心得。琴谱反映了古琴传统的美学,包含了创作过程中的深层哲理,也提示了师徒授受问的一些微妙关系。此谱比现存古谱,更为可贵之处是谱中的各种注释,记录了老师对琴曲和谱字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是弹奏者和学者们学习和研究用的珍贵资料。而老师清雅高逸的书法也提升了琴谱的艺术价值 。现在《愔愔室琴谱》能够尽量以原来的面貌复制见诸于世,使更多的琴友有机会亲睹老师手迹,学习蔡老师喜爱及常弹的曲目,更能从注释中学到蔡老师对谱字的一些心得和音乐上的一些体会 。作为琴谱,
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作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之作,获得了上海民族乐团的委约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艺术发展基金的资助,也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年度重点出版项目。 协奏套曲 是作曲家贾达群创立的一种大型作品体裁,其定义为:一是套曲中包含数首为不同独奏乐器而作的协奏类乐曲;二是套曲中的数首协奏类作品具有统一的音乐主旨;三是套曲内每一首协奏类乐曲既可单独演奏,也可集合演奏。作为一个大型的集合作品,其作品结构应符合传统曲式中奏鸣套曲曲式的基本规范。 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园》包含四部协奏类乐曲,分别冠之以 序曲 随想曲 即兴曲 和 狂想曲 。先后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中川剧、昆曲、京剧与秦腔的音乐素材,其形式为独奏打击乐器加上川剧锣鼓打击乐组合、独奏竹笛、独奏二胡加上京剧三大件组合
《戏-乐音声:论戏曲音乐与器乐乐种之间的演变关系》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论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分析、音乐形态分析的两种方式、音乐分析中的文化认知、音乐模式的分析方法、模式与音乐模式、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乐模式”范例、音乐制造过程中的“两种模式”与“三个层次”、有谱与无谱,不仅仅是乐谱问题!、从中国到“东方”等。
《澄碧簃曲谱》为袁敏宣手抄曲谱,抄录了《西楼记》、《渔家乐》、《风筝误》、《白蛇传》、《玉簪记》、《铁冠图》、《千忠戮》等剧中的折子,共计有《楼会》、《玩笺》、《拆书》、《错梦》、《藏舟》、《吊打》、《惊丑》、《后亲》、《烧香》、《水斗》、《断桥》、《看状》、《茶访》、《茶叙》、《偷诗》、《梳妆》、《跪池》、《刺虎》、《八阳》,凡十九折。 此外,还附录袁敏宣演唱的昆曲《琵琶记·南浦》、《西游记·认子》等珍贵录音。
源于唐曲子的词曲,曾为宋元时期文学与音乐、戏曲的巅峰。明清以来以昆腔为主体的戏曲和音乐与之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中国古代曲乐,是以唐宋燕乐为源头和先导,以宋、金、元、明、清时期曲牌联套体的南戏、杂剧和传奇音乐为核心,兼及唐宋词、散曲、诸宫调等音乐,以民歌小唱和板腔体音乐为关联参照。本书旨在按时代和乐体汇集古代曲乐乐谱并作今译。本书以时代为序,分为三卷:宋元戏文卷、元杂剧《西厢记》卷和明清弦索时剧卷。其中,“宋元戏文卷”收宋代戏文《张协状元》《王魁负桂英》等 10种,元代戏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杀狗记》《寻亲记》等6 种 56 出。“元杂剧《西厢记》卷”收王实甫《西厢记》全本乐谱 4 种,包括《北西厢订律》《校定北西厢弦索谱》《太古传宗琵琶调西
《萨克斯管音乐会重奏曲集(五线谱版)》 是 乐之海 音乐会系列 中专为萨克斯管重奏音乐会设计的曲集,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萨克斯管学会会长 尹志发 、副会长 尹升华 编著。这本曲集共19首乐曲,多为五重奏和十重奏,都是国内外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乐曲,其中有16首曲目将在2025年哈尔滨举办的 第20届世界萨克斯管大会 闭幕式音乐会上演。乐曲难度稍大,可作为作者前一本《萨克斯管重奏曲集(五线谱版)》的进阶练习,适合萨克斯管重奏训练和演出,也可作为各类萨克斯管比赛的选曲。本书附有总谱和分谱,便于广大萨克斯管爱好者练习和演出使用。
本书共八卷,首一卷,前六卷为:琴学须知、琴学粹言、琴律管见。后一卷为琴谱审音。因他的老师韩桂(字古香)、戴长庚(字雪香)的字都有“香”字,故将该书名为《二香琴谱》,以示对老师的感念。收录琴谱包括:归来曲、水仙操、渔歌、樵歌、洞天秋思、春晓吟、平沙落雁、梨云春思、秋江夜泊、岳阳三醉、孤猿啸月、碧天秋思、静观吟、山居吟、潇湘水云、欸乃歌、大雅、佩兰等传统古琴名谱。
歌剧《长征》由印青作曲、邹静之编剧,经过主创团队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磨,攻克了舞美、音乐、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一道道难关,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以既有民族色彩、又富有当代审美的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该剧于2016年首演,已进行九轮次演出。2021年9月29日至10月7日,《长征》在 大剧院拉开了第十轮的演出大幕。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 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部史诗剧作,《长征》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致敬,也是在警醒世人不忘来时路,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吕其明同志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是他的交响音乐代表作。作品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韵律、均称的结构和磅礴的气势,讴歌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的千秋伟业所进行的艰苦 、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长期斗争,展现了70年前开国大典史诗般恢宏壮丽的场景以及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人民为创造 加美好未来而继续奋进不息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是用音乐见证一个时代的标志。尽管《红旗颂》已被 为中国交响音乐文化的“红色经典”,并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但是作为一名富有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曲家,吕其明同志不顾八旬高龄,再次将管弦乐《红旗颂》改编成全新的管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