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指法是小提琴演奏中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我的弓指法有着显著的个人特点。这次我选编了四十六首小品,基本上是按照我所有的弓指法编订的,但为了照顾程度较浅的学生学习方便,有的还采用了两和指法。其音色富有人声歌唱的魅力,揉音有着扣人心弦的激动。在这套曲集中,除钢琴伴奏谱和小提琴分谱外,还有三张由我担任小提琴演奏录制的唱片,其中有几首是我的学生吴正瑜、卡娜、聂菲尼和旦尼尔演奏的。钢琴伴奏由韩国钢琴家赵贤淑担任。希望大家都来使用这套曲集,并通过我的演奏欣赏、熟悉这些乐曲,进而更加热爱小提琴、热爱音乐。
本书作者盛中华女士是读者熟悉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她积数十年演奏、教学之经验著成此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介绍了学习小提琴各种基本技巧的要领和方法及有关乐理知识。结合每项技巧都相应地选配了短小精悍的练习曲及中外名曲,以使学习技巧与表面音乐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并增强学琴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书中还撰有“如何练琴”是作者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晶,内容全面详尽,对习琴者及教琴者均有启迪和教益。本书由浅入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系统实用,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在短期内可以初步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技艺,而且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书:1、供试听的全部乐曲小提琴示范演奏MIDI录音2、供练习专用的高品质钢琴伴奏独立音频登录视听空间,更可试听原曲与改编的对照:http://blog.sina.com.cn/56music
本书为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专业教授赵惟俭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刻体会,包括教与学、基本技术教学要点、演奏质量的提高、教学示例、小提琴的演变与大师传承等与小提琴教学息息相关的实用内容,对从事小提琴教学的广大教师及小提琴学习者有较强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Op.45这本书是德国小提琴家弗朗茨·沃尔法特的第45号作品,在我国小提琴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是一本实用价值很高的小提琴初级教材。本练习曲集一共有练习曲60首,可分为两部分:靠前部分为前30首,主要是靠前把位的练习;第二部分为后30首,是把位与换把练习。两个部分都是在三个升降号以内的调性进行,很好适合初级练习者的学习、演奏,通过练习可以较好的掌握初级阶段应该具备的学习基础。
《世界人物变形艺术设计》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存在主义、抽象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不同派别的人物变形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从中总结出共同的规律,开拓出各种视觉造型的式样和法则,为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并以激发视觉艺术创造的新思路、新手法、新形象和新形式。为艺术的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萨拉萨蒂(Sarasate,Pablo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时即学习小提琴,十岁登台演奏。1856年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并大受欢迎。其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它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代表作品为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阿拉贡霍塔》等。
本书作者盛中华女士是读者熟悉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她积数十年演奏、教学之经验著成此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介绍了学习小提琴各种基本技巧的要领和方法及有关乐理知识。结合每项技巧都相应地选配了短小精悍的练习曲及中外名曲,以使学习技巧与表面音乐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并增强学琴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书中还撰有“如何练琴”是作者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晶,内容全面详尽,对习琴者及教琴者均有启迪和教益。本书由浅入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系统实用,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在短期内可以初步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技艺,而且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9/39号)(1984/2000)》主要内容包括:王西麟及其作品、小提琴协奏曲、作者的话、乐队编制、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9、10级)/江苏省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新编系列教材》是“江苏省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新编系列教材”的《小提琴(0级、演奏级)》分册,内容与前面的-6级、第7-9级分册相衔接,分为0级、演奏级两部分。每部分内容按照音阶、练习曲、小型乐曲(含外国作品、中国作品)、大型乐曲的顺序编排。“演奏级”是这次新增加的。
《世界人物变形艺术设计》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存在主义、抽象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不同派别的人物变形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从中总结出共同的规律,开拓出各种视觉造型的式样和法则,为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并以激发视觉艺术创造的新思路、新手法、新形象和新形式。为艺术的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虽然布鲁赫创作过多部器乐协奏曲,但这部书仍然是他的作品,今天仍然深受演奏家和听众的广泛喜爱。这部协奏曲经久不衰的原因也许在于它优美动人的浪漫情感的交融(尤其在“柔板”乐章中),以及整部作品自始至终展示的勃勃生气和高超技巧。我们可以从他在1872年写给希姆洛克的信中清楚地看到,他在确定这部作品的最后曲式时花费了大量心思:“从l864年到l868年,我将这部协奏曲至少重写了六遍,在征求过不知多少位小提琴家的意见后才取得最终曲式。”
本书为适合初学者的小提琴教材,采用了老师拉旋律,学生拨空弦的二重奏形式,既能引起儿童学琴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和锻炼儿童的音准和节奏。本书在编排上,从自然手型开始,循序渐进,科学合理,所有曲调都是由中外有名音乐和中国有名民歌改编而成,极易上手,且有熏陶和潜移默化之功效。本书很后部分还系统地选编了一些有训练价值的小提琴考级乐曲,学生学完本书后,便可达到小提琴一、二、三级的水平。
虽然布鲁赫创作过多部器乐协奏曲,但这部书仍然是他的作品,今天仍然深受演奏家和听众的广泛喜爱。这部协奏曲经久不衰的原因也许在于它优美动人的浪漫情感的交融(尤其在“柔板”乐章中),以及整部作品自始至终展示的勃勃生气和高超技巧。我们可以从他在1872年写给希姆洛克的信中清楚地看到,他在确定这部作品的最后曲式时花费了大量心思:“从l864年到l868年,我将这部协奏曲至少重写了六遍,在征求过不知多少位小提琴家的意见后才取得最终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