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校作品:创作·设计大范本》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校作品”系列之一。该书紧扣市场脉博,精选中央美术学院学生的部分留校作品进行展示。该书既为各院校之间的基础教学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又为熙熙攘攘的美术高考辅导图书市场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可以相信该书一定会以其独特的面貌、翔实的风格,及其极强的实用性、权威性受到广大读者、考生的欢迎,帮助大家走进美院。
《琴曲钩沉(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为已故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遗作,汇集了姚先生毕生打谱成果。全书共收入33首琴曲,分为三部分:一、琴谱:以简谱、减字谱双行缮写。二、打谱札记:姚先生关于打谱琴曲所据谱本、源流、指法、意涵、曲式等问题之阐述,自手稿整理而成。三、记谱后叙:整理者撰写,关于姚先生打谱相关资料以及该曲记谱之补充说明。附录CD4张,姚丙炎先生历年操缦录音尽收其中,弥足珍贵。
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重奏(西方称“室内乐”)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组成的。重奏有声部之分,各声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却又统一在一个完整的音乐框架之中。一般演奏者在具备一定的独奏能力后,才能胜任重奏这一演奏形式。
本书作为一部西方音乐通史类著作,将西方音乐发展的8个部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20世纪、流行音乐)分章铺展,力求在对西方音乐学科领域的历史史实、形态演变、观念演进和学术方法的叙述中作出全面、完整的梳理,是一本阐述西方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性西方音乐学科教材。同时,这亦是中国音乐学者站在当代回首西方音乐历史的一次实践和探索,是一本真正由中国人书写的西方音乐史。作者历时七年,精心编撰, 终凝结成90余万文字,并附有1600多张图片和200余篇聆听导言,贯通古希腊至当代的漫长历程,梳理出西方音乐历史长河的发展脉络,串联起人类艺术文化长廊的璀璨珍宝。
本书是编著者陈成渤从事古琴教学和推广工作20年的经验总结。从古琴演奏的左右手基本指法入手,详尽叙说各指法的学习要点。分为五章,分别为1.右手指法篇,介绍了右手古琴演奏八法;2.左手指法篇:介绍了左手演奏的基本方法;3.常见的复合指法篇:介绍了左右手关联的符合指法的演奏方法。4.练习曲篇:根据循序渐进的进度,编写二十首练习曲,让学习者在进行乐曲演奏前有充分的指法基础;5.琴曲篇,从传统琴曲中选了近20首经典琴曲,作为古琴演奏的进阶。本书旨在让古琴学习者系统性和进阶性地进行古琴学习。
我们准备出版一套青少年大提琴大型作品选,共分三集:1青少年大提琴小协奏曲选。2青少年大提琴奏鸣曲选。3青少年大提琴协奏曲选。这些作品对初步掌握曲式结构,学会对比变化和各种弓法的运用都很有益。而作曲家绝大多数均为当时的大提琴演奏家,他们通过自己的演奏和创作推动着大提琴事业的发展。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大提琴才能有今天的普及和繁荣。本集《大提琴青少年小协奏曲选》共选编了五首小协奏曲,包括克林格尔的C大调和d小调两首,诺尔克的D大调,布列瓦尔的F大调和朗伯的d小调各一首。
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重奏(西方称“室内乐”)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组成的。重奏有声部之分,各声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却又统一在一个完整的音乐框架之中。一般演奏者在具备的独奏能力后,才能胜任重奏这一演奏形式。
1.演奏级别共分十级。其中1—4级为初级;5—7级为中级;8—10级为高级。
《手风琴演奏入门(简谱大字版)》从乐理的识谱开始,可以说是零门槛教学,所以从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到老年人都可以从头学起。原来有些音乐基础的更好,没有基础,只要喜欢音乐,也可以从起步开始。通过手风琴演奏起步的学习后,在音乐知识上打下基础,再学别的音乐门类也就更容易了。我们知道有不少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或其他乐器的专家开始学音乐时,都是从学习演奏手风琴起步的,是手风琴丰富的音响,为他们打下了成为音乐家的基础。
曹操(二胡、古筝)、狼爱上羊(二胡、古筝)、一生中(二胡、古筝)、秋意浓(二胡、古筝)、酒醉的探戈(二胡、古筝)、明月千里寄相思(二胡、古筝)、沉默是金(二胡、古筝)、情为何物(二胡、古筝)、向往神鹰(笛子、二胡)、灵魂的故乡(笛子、二胡)、看人生(二胡、琵琶)、风含情,水含笑(笛子、古筝)、似是故人来(笛子、二胡、琵琶、古筝)、我只在乎你(笛子、二胡、琵琶、扬琴)、香水有毒(笛子、二胡、古筝)、康定情歌(笛子、二胡、扬琴)、千里之外(笛子、二胡、琵琶、扬琴)、恰似你的温柔(笛子、二胡、琵琶、古筝、扬琴)、一起走过的日子(笛子、二胡、古筝)和不装饰你的梦(笛子、二胡、古筝)。
本书完成于1888年,并于次年在布达佩斯首演,是马勒的部交响曲,也被称为《巨人》或《提坦》交响曲(提坦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但从作品的内容来讲,几乎与名称完全不符,“巨人”的名称来自德国浪漫派作家让·保罗的一首同名诗。马勒早将这部作品称为交响诗,分为两部分,“青年时代”和“人间喜剧”。这首乐曲洋溢着刚刚认识了人生的富有抒情味的青年人的情感,表现出青年人在狭窄的世界里奋斗,以其血气方刚踏入人生路途的姿态。马勒的这部作品的管弦乐编制虽然很大,但作者却很成功地使各乐器很巧妙地唱出了歌曲型的旋律。这部作品是马勒早期的成功之作。
《千面鼓风》是对鼓的技巧,风格及现代流行音乐的各种风格介绍最为全面的一本书。《千面鼓风》也算得上是学习鼓的经典教材,同时也是现代音乐的一本“辞典”。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
《罗赛单簧管练习曲集》是一本享誉世界各地的、经久不衰的、成效显著的练习曲集。声誉卓著的罗赛·希里尔(Rosecyrile,1830—1903)于1876年担任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当时,在巴黎音乐学院有很多著名的小提琴教授,例如:加维尼斯·皮埃尔(GaviniesPierre)、丹克拉·查尔斯(Datmlacharles)等。他们为了使学习者能够正确地控制乐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力求解决每一个技术问题,为此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教材。罗赛教授在这些小提琴教材中,做了非常准确、有效地选择,并改编成《罗赛单簧管练习曲集》(包括练习曲40首和练习曲32首)。至今,这本精彩的练习曲集仍然在欧美各大音乐院校中被广泛采用,成为单簧管专业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基础教材之一。这本教材适用于训练中级和进入高级程度的学生,为他们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使他们具备多样式的
《手风琴中外名曲精选1:中国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花儿与少年、四季调、草原牧歌、小放牛、旱天雷、小船圆舞曲、春节序曲、牧童短笛、快乐的啰嗦等。
尼古拉·帕格尼尼,NiccoloPaganini(1782—1840),意大利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作品1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之作,几乎是每位小提琴家必练的高技巧练习曲,作品几乎涵盖了小提琴的所有技巧,是一部不朽之作。这部作品对中提琴这个专业同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提琴这个专业的不断认识,学习和从事中提琴的人不断增加,在国际的中提琴比赛中,这部作品经常是必拉曲目。我在这部改编谱中基本沿用了加拉米安的弓指法,一来比较科学,二来现在拉中提琴的人绝大多数是拉过小提琴的人,已习惯用小提琴的弓指法,改变得太多,人们很难适应。所以我在这部改编谱中没有改变太多的小提琴弓指法,这将有利于人们的演奏。当然有些弓指法我做了一些适应于中提琴演奏习惯方法的调整,对有些四个音符的和弦演奏上稍加改动
古琴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在古代是文人雅士的代名词,也是文人雅士书房中的镇斋之宝,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之说。他们一边读书,一边抚琴的儒雅风范,令人仰慕。笔者常想,古人怎样学琴呢?当时又没有影视教具,学习信息闭塞,老师比较缺乏,多半靠自己在家里面对琴谱默默自学,“习九德之琴,修君子之身”,琴就弹出来了。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想学古琴。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弹琴养性,来缓解一天的劳累,于是在书店、网上购回很多书,结果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不易看懂,好不容易产生的学琴念头顿时烟消云散。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解决业余爱好者学琴的困惑,《古琴入门二十讲》一书打破了传统的编写模式,将古琴常用的基本知识分成20课进行编写,对琴谱中每一
《征服琴海2》的写作内容,有一个积极的目标-一由浅至深,涵括指板上的音阶可能与即兴概念,内容的深度相当,可能是鲜有人提及的中文题材,因此在着笔时心情也格外兴奋,二十二章内容是本人就读M.1.时,所收集的指板课程内容,有声部。分,三片CD洋洋洒洒174轨,耗费多时录制而成,其中收录66句作者呕心沥血收集与改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