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方地平线上钢琴热的持续发展,中国钢琴教育事业方兴未艾。更为可喜的是,我国自主创编的不同品类的钢琴基础教材相继涌现,层出不穷。《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作为其中一束小花,出版近20年来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推介。本次全新修订版是编者们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对老版本书中存在的错误和遗漏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了部分程度相近、适用于初中级教学的乐曲,其中包括近年的新作品和中国本土优秀作品,提供了更多钢琴文献的选择;重新调整了版式,更加清晰简洁,方便读者阅读使用。
本系列教材依据教学曲目难度、教学目标不同而设计,内容紧扣钢琴独奏课程教学大纲,涉及基础技术、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维也纳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浪漫派乐曲和二十世纪以后近现代作品的具体训练与研究。本书在《钢琴独奏进阶(一)——基础框架篇》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教材的设计主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音乐作品基础框架搭建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对更多音乐本体之外相关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的演奏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本书高度锚定综合类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演奏方向的学生,可作为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独奏核心专业课程的通用教材。
本书作者以超级流行+超级经典的理念收录了近年来,特别是近半年来在音乐播放排行榜排名靠前的歌曲。书中共选取深受音乐爱好折喜爱的流行歌曲、经典老歌、军营歌曲、对唱金曲222首,将其改编为适于吉他弹唱的曲集。每首歌曲均附六线谱、简谱、歌词,弹奏者可随着吉他优美的伴奏旋律尽情演唱。本书收录歌曲众多,吉他指法编排简单,标注清晰,容易上手。同时,本书按照歌曲指法编排的难易程度加以分级,使初学者更易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
《钢琴器乐合作教程(弦乐卷)》的出版旨在培养硕士阶段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演奏独奏作品以外的古典音乐,对其丰富音乐的感受力与拓宽音乐的理解力大有裨益,使其可以更广阔地接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宝库能更深入地滋润其音乐修养,对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钢琴器乐合作教程(弦乐卷)》亦可为钢琴中高阶段的学习者、爱好者提供参考。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元杂剧曾作过多方面的研究,近时学者对元杂剧的研究,又探讨了新问题,取得了新成果。《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共十八章,每一章一个专题。章、第二章、第三章,对元杂剧兴起和衰落的论述,对作家、作品以及演员的介绍,都只是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作为了解一般情况的绪论。在这三章之后的各章,着重在比较有系统地探讨、介绍元杂剧的艺术及其形式,并尽可能地联系舞台演出。这是《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的重点。
保罗·密斯编著张放译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第3卷原始版原版引进)》收录了舒伯特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共28首,以及几首未完成作品。无论是初学的琴童,抑或是考究版本的学者,这套乐谱都无疑是他们的 。除演奏用书的价值,这一版本不失为专业音乐人士和音乐爱好者的收藏精品。
《小宇宙》是巴托克1926—1937年之间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包括153首小乐曲,分为6卷,前4卷的后面附有33首预备练习曲。全套教材形式丰富多样,从初学者简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难度的曲目应有尽有。《小宇宙》是一套“独具匠心”的钢琴曲集。《小宇宙》是巴托克1926—1937年之间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包括153首小乐曲,分为6卷,前4卷的后面附有33首预备练习曲。全套教材形式丰富多样,从初学者简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难度的曲目应有尽有。《小宇宙》是一套“独具匠心”的钢琴曲集。
萨克斯协奏曲《西北谣》创作于2016年,运用了秦腔的元素,将古典萨克斯的风格与中国秦腔韵味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很罕见的表现方式,拓宽了萨克斯这种乐器的表现力。
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好玩”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引言”和“尾语”)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星球大战:绝地之路》是一本古老的绝地训练手册,在绝地师徒之间传递,训练并启蒙了一代代的绝地武士。绝地培训内容包括绝地武士团的历史和传说,原力的原理和运用技巧,不同光剑战斗情境的细微差别,以及原力黑暗面的危险。作为至今硕果仅存的绝地训练手册,本书意义不同平常。书上留存了卢克·天行者、尤达大师、杜库伯爵和达斯·西迪厄斯等众多人物的笔记批注。??本书由卢卡斯影业和著名“星战”图书作者丹尼尔·华莱士,以及众多“星球大战”插画家共同创作,书中还介绍了此前从未披露过的飞船、生物、角色,以及“星球大战”银河系中的种种细节。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秘籍》共有八章,分别为认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学摄影从器材选择开始、无构图不唯美、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战、中国风唯美人像之色彩调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后期技巧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例全解。本书明确阐述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历史脉络和特点,为想要轻松了解和系统掌握该门类摄影的读者提供了便利。本书将镜头透视原理融入摄影构图之中,结合了作者多年来的摄影经验和对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独特见解,内容丰富,讲解系统而全面,逻辑性强,配图精美。本书并不只着墨于摄影与后期处理中常见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还强调作品的内涵提炼,而这也正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精髓所在。在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中,仅仅追求其华丽的外表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引人深思、制造共
中提琴作品演奏教程分为四个部分:《中国风格——中提琴齐奏演奏教程12首》《动听的歌—中提琴中国作品演奏教程16首》《红色传承—中提琴中国作品演奏教程16首》《民族风情—中提琴中国作品演奏教程14首》。本书曲目大多取材于民歌、地方音乐、红色主题以及自然风光,运用中提琴这一西洋乐器独特的浑厚音色讲述经典的中国故事。包括《延水谣》《南泥湾》《新春乐》等等。
保罗·密斯编著张放译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第3卷原始版原版引进)》收录了舒伯特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共28首,以及几首未完成作品。无论是初学的琴童,抑或是考究版本的学者,这套乐谱都无疑是他们的 。除演奏用书的价值,这一版本不失为专业音乐人士和音乐爱好者的收藏精品。
该书稿是作曲家盛礼洪交响曲选集,共收录其创作的《靠前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鸟鸣鉴》四部管弦作品。2017年5月17日,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盛礼洪专场音乐会,并演奏了这四部作品,获得广泛好评。
保罗·密斯编著张放译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第3卷原始版原版引进)》收录了舒伯特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共28首,以及几首未完成作品。无论是初学的琴童,抑或是考究版本的学者,这套乐谱都无疑是他们的 。除演奏用书的价值,这一版本不失为专业音乐人士和音乐爱好者的收藏精品。
保罗·密斯编著张放译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第3卷原始版原版引进)》收录了舒伯特所有的钢琴奏鸣曲共28首,以及几首未完成作品。无论是初学的琴童,抑或是考究版本的学者,这套乐谱都无疑是他们的 。除演奏用书的价值,这一版本不失为专业音乐人士和音乐爱好者的收藏精品。
本书中包含吉他重奏曲53首,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由易到难的排序让读者更容易对应自己的难度挑选练习曲目。本书配有陪练音频和伴奏音频,让读者能够很好地进行练习,并在演出时使用伴奏音频,让重奏效果更加完美。 吉他重奏是吉他艺术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和吉他独奏相比,吉他重奏可以更加完美地通过多声部的形式表现音乐,和吉他弹唱相比,吉他重奏表现出的音乐深度和声部的层次更加有艺术性。 吉他重奏是吉他教学不可缺少的课程:吉他演奏最终的目的是音乐,它是演奏技术、演奏技巧、个人乐感和音乐修养的综合体现,音乐的三大要素旋律、和声、节奏,通过吉他重奏可以完整、立体、明晰地呈示给演奏者和听众,吉他重奏是培养乐感、旋律感、和声感、节奏感和音乐情感的优选的形式。
本书为我社钢琴小博士曲库乐谱系列的产品。这套曲集收录了大量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作品,如圣桑、门德尔松、斯美塔那、巴拉基列夫、李亚多夫等,共包含40首难度在7-10级左右的练习曲,适合预备高考以及音乐师专学生弹奏使用。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元杂剧曾作过多方面的研究,近时学者对元杂剧的研究,又探讨了新问题,取得了新成果。《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共十八章,每一章一个专题。章、第二章、第三章,对元杂剧兴起和衰落的论述,对作家、作品以及演员的介绍,都只是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作为了解一般情况的绪论。在这三章之后的各章,着重在比较有系统地探讨、介绍元杂剧的艺术及其形式,并尽可能地联系舞台演出。这是《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的重点。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是针对零基础的非洲手鼓爱好者编写的入门与提高的教程,以现代音乐中的流行和民谣风格为主,同时也有传统非洲手鼓的内容。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根据学习打鼓的进度进行编写,内容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认识和学打基本音和基础节拍开始,逐渐接触到各种丰富的节奏,实用易学,很容易上手和入门。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不仅适用于自学,更适合琴行以及培训机构开设流行非洲手鼓课程使用。 《非洲手鼓演奏入门教程》 本书为非洲鼓爱好者定制而成,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中详尽讲述了非洲鼓演奏方面的各类问题,如击打手法、左右手分配、乐谱记号、各类节奏型、各种风格等等,并搭配了针对性的练习以供读者使用;第二部分内容为理论讲解,其中涵盖非洲鼓的起源、选择,让读者全面地了
本书中的十一首作品是贝多芬在1795至1800年短短的五年时间内创作的,它们占作曲家全部钢琴奏鸣曲的整整三分之一。在贝多芬的早期创作生涯中,钢琴奏鸣曲的地位十分突出,这显然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他从小就对钢琴非常熟悉的缘故。1792年他移居维也纳时,主要是作为一位钢琴演奏大师而受到关注的,这些奏鸣曲最初是作为他自己演奏曲目的一部分而写的。当时维也纳的一位钢琴家阿贝·约瑟夫·格里内克在第1次与贝多芬相遇后写了如下报道:“我从未听到过这样的演奏。他即兴演奏了我的一个主题,我从未见过堪与之媲美的风度,即使是莫扎特。然后他弹了一首自己的作品,极其精彩壮丽;他的演奏技巧与效果我们做梦也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