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我们读过太多被粉饰的记述。局外人与反叛者的努力被抹去,净化后的新形象站到台前。事实上,音乐中那些可耻的元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是人类音乐创作与革新的动力。 在本书中,美国屡受赞誉的音乐史学家特德·焦亚回溯了音乐四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从史前人类时代的自然声景写起,一直写到当今的真人秀、歌唱大赛和网红视频,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思考,向我们展现了被掩盖的不屈真相。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真实故事。音乐是变革的媒介,分裂的根源,也是人类生活的魅力源泉。
《实践中的音乐创造(原版引进)》一书有力地纠正了关于音乐创造力的一些谬误和过时的观念――尽管这些谬误还常常被个别艺术家运用于实践之中。本书认为有必要对现实实践中的“音乐创造力”概念给予更加宽泛的诠释,与此同时,本书还研究了多样化的音乐创造力是如何在实践中被音乐领域的职业音乐人(包括作曲家、即兴创作者、唱作者、原创乐队,DJ,现场编曲人和交互音频设计师)承认并应用于交流之中的。本书运用了布尔迪厄的理论方法,以社会学的视角对音乐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日后音乐教学方法的转变。 所有对音乐、创造力、音乐产业、音乐创造力教育有兴趣的老师、学生、学者、教育官员、研究人员、督学和顾问、导师、政策制定者以及父母都会发现《实践中的音乐创造》一书的阅读价值。这本书会成为音乐界创造力方面代表性的论著
《我们时代的音乐:罗伯特?舒曼文选》根据舒曼在1831-1854年间所写的音乐评论编选而成,按照年代编排,涉及舒曼同时代的音乐家如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柏辽兹、李斯特等众多人物,充分体现了舒曼在音乐创作、审美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真知灼见,以及他过人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我们时代的音乐:罗伯特?舒曼文选》同时收入舒曼和克拉拉不同时期书信十余封,便于读者深入了解舒曼的精神世界。《我们时代的音乐:罗伯特?舒曼文选》既是19世纪上半叶风起云涌的浪漫音乐时代的写照,也是杰出音乐思想的荟萃,对于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都是一份宝贵的音乐文学财富。
本书将西方音乐史娓娓道来,以时代为经,音乐家为纬,尝试以视觉引导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西方音乐的殿堂。我们将漫长的音乐史分成「1600年以前的音乐」、「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
《国际乐坛上的巾帼风采:100位享誉世界的女性表演艺术家》是《国际乐坛上的名门望族》的作者夏宏的另一介绍国际乐坛演奏家的力作,选取了100位知名女性音乐家,对其生平、演出生涯和艺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和评述,领域涉及声乐艺术、指挥、钢琴演奏、管乐、弦乐以及打击乐等表演类别。 《国际乐坛上的巾帼风采:100位享誉世界的女性表演艺术家》不仅是一本资料性的音乐普及书籍,更是全球女性音乐家中精英层的一次全景式集体亮相。
本书是作者第七本随笔集,以乐评、书评为主,题材涉及音乐、文化、历史等。马慧元将性灵和严谨结合得极好,所写又皆来自日常看听读想弹,冷暖自知,每有独特见解,不受时风玷染,令人惊喜。她对作曲家、演奏家和作家们的个人生活感兴趣,追寻着那些作品背后的人间面目;更喜欢追踪历史,对科学兴味盎然,甚至迷恋读谱这样的技术活。作为一个用手艺来思想的人,她追求“正确得优雅”,独自在音乐的乐地中孜孜以求,用力而又平静地生活,本书正是她对这种生活真实的记录。有网友这样说,“因为她我真去听了场管风琴”。读马慧元,会唤醒你内在对音乐的渴望。
《古典音乐日课书》由莱斯利·丘等所著,是对古典音乐的阐释,它能让你透过音乐知识表面,探寻音乐史、乐理和科学对大音乐家们的思维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它还揭示出中世纪古典音乐是如何发展成为的实验音乐的。不明白恰空舞曲和萨拉班德舞曲是怎么回事?想在生活巾添加点无调性音乐?还在犹豫明年夏天去参加哪个古典音乐节?不知道约翰·贝里斯是谁,也不清楚他对巴赫的作品做了什么?那就每天读一下这《古典音乐日课书》吧,你可以找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品味无与伦比的听觉艺术:这《古典音乐日课书》是一间教室、一个音频丁作室,也是一座音乐厅,跟随它开始一段美妙的环球之旅吧!
《音乐载体与组合(修订版)/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8》的主题,即中国音乐目前乐器发展很为辉煌的时期宋代,就中国本土乐器而言,其无论是史料记载中的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还是使用的功能及组合方式,没有其他任何朝代可以相比拟。此时,中国乐器基本应有尽有,其所承担的独奏、伴奏、合奏的形态俱全,发展到了很好。此足以可见宋代研究的价值所在。
“语言音乐学基础”这门课,只是音乐界引入语言学方法的初阶,它的开设既有基础理论意义,又有应用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将来还可分别为声乐系开设“地域性多元语音唱词诵唱”(专门训练用国际音标诵唱多种语言、方言的唱词);为作曲系开设“语言与声腔”(专门介绍各地各族语言对声腔构成的影响);为中国音乐史专业开设“音韵学与音乐史”;还可直接引入“实验语音学”课程。
该书借助于符号论和解释论的方法,对涉及音乐艺术、尤其是艺术音乐的审美心理与艺术哲学所作的反思。同时为了使对此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参与共同思考,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亦作简明扼要的介绍。
《中国合唱艺术的嬗变及训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合唱指挥艺术的各个层面,具体内容包括:合唱艺术的发展历史、合唱风格的影响因素、合唱的基本功训练与协调、合唱作品的分析处理、合唱作品的改编与构思、合唱作品的表现与指导,以及合唱演出排练和表演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