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式乃陈式太极拳的基础架,是陈式太极拳进阶的功,更是盘架练习之精要所在。它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穿,以内劲统领全身,一动内外俱动,运动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本书整理出版的是李雅轩先生遗著稿中的“杨氏太极拳”和“太极拳练习谈”两个部分。 太极拳本是一种武术体育,为了名实相符,所以本书每势每动有两个说明:一是动作说明,使学者按之与图样对照,慢慢模仿,不难入门;一是用法说明,使爱好技击欲求深造的学者有所钻研,同时也可以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引起广大群众练习的兴趣,以达到普遍推广的目的。另外,该书除上述两个说明外,还增加了方向说明,给学者在练习方面一个很大的便利了。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最古老的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也就是已流传六七个世纪的武当派太极拳。全书内容包括:张三丰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作用,张三丰太极拳十八式,张三丰太极功——其中包括能筑基壮元气的无极桩,能增长浩然之气和掤劲的混元桩,能增长功力并提高技击性的立圆功、平圆功等。同时还介绍了内修养生真诀及运用周身经脉诀。本书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图文并茂,示教直观,是一本极具特色的实用太极拳读物,适合太极拳爱好者学习,也可供太极拳老师和教练员教学参考。
我幼年体弱多病,因腿患风湿病,在学校免上体育课,所以同学们戏称我“大寒腿”。父亲鼓励我去国术社学武术,于是每至傍晚时,我便开始与小朋友一起锻炼。有一天隔壁卢铁柱叫我去他家玩,在他家看见一位白发老师正带着他大哥练一种慢悠悠的拳,当时虽不知叫什么拳,却觉得很好看。当时心想长大我要学这种拳术。步入成年后,人生的岁月丝毫没有减弱我对武术的喜爱,太极拳更成为我业余时间的爱好。我随启蒙老师学完太极拳套路后,为了进一步深究太极拳术,我开始遍游京城各大公园,拜访太极名家,学习钻研太极功夫,继太极套路后进而研习推手和太极刀、剑、棒,以及太极拳对练等。近30年时间,从师日益增多,常受前辈长者称赞,当时自己也认为太极拳术不过到此境界。
现代人习练太极者很多,但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内功,内功到底是怎样练成的。为了养生、强身、技击,习练多年却达不到想要得到的效果,使很多习练者深感困惑。这是因为他们对真正的传统太极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懂得应该从何处下手,区别不了什么是辅助功法,什么是实用功法。面对这些问题,作者通过结合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家太极哲理来诠释拳理,让学人能够真正明白并亲身体悟太极内里的滋味。 本书作者自幼跟随父亲习练拳术,专攻传自杨家先人的杨氏太极。作者先父潜心研究体悟一生,将太极哲学思想与身体运化相结合,独悟太极拳的真义,并秘传作者。作者五十多年如一日,通过不断的研习、感悟,体味到看、听、悟、摸的演习和传授的方法。 本书作者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诠释了“拳”与“道”的关系即是“术”与“道”的关系,由拳入
太极拳能够告诉我们自信,抱元守一,让我们更加充实。太极拳能够让我们明确取舍,随曲就伸,是一种顺应趋势的大智慧。太极拳让我们懂得并善于运用力量,以柔克刚,上善若水。太极拳让我们更加健康,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认识太极拳、了解太极拳、掌握太极拳是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向大家尽可能客观地推介太极拳成为本书的一个努力。 本书的目的在于: 一,还原一个真实的太极拳。 二.展现一个简易的太极拳。 三,揭示一个精深的太极拳。 四,剖析一个完整的太极拳。 归结为一条,就是介绍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的生命修养方法。太极拳并不神秘,它是每个人的健康挚友。 书中所配太极拳图片绝大多数为本人所拍摄,武术界、摄影界朋友还提供了一些精彩的图片。感谢各位示范的太极拳名家高手的大力
本书收集了作者父子三人以及他们所传弟子的太极拳著作,采用杨氏拳照及双人对敌图为主要图谱,把各位门人杨氏太极拳名家对杨氏太极拳各式用法的诠释进行归类编辑,对照比较,使得本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资料都呈现新颖独到之处,让人赏心悦目。本书编写所依据的著作皆为当今杨氏太极拳之经典著作,资料十分珍贵。同时,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精要,本书还收录杨澄甫先师的重要论述太极拳之练习谈、太极拳十要、论太极推手及杨氏太极拳拳谱中的太极拳九诀等重要拳谱。
陈式太极拳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几百年来世代沿袭,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在各式太极拳中独具刚柔相济,快慢相问,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特色,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青睐,享誉中外。陈氏世传太极拳法,历代高手辈出,至十四世长兴公以弟子杨露禅授拳北京王府而名扬四海。1928年,十七世陈发科先生应邀进京授拳,使这一古老拳种进一步发扬广大。陈发科先生在北京教拳近30年,因其为人忠厚,武德高尚,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当时北京武术界有名气者如许禹生、李剑华、刘慕三等,以及京剧武生杨小楼皆从之学。陈发科先生教授的弟子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洪均生、沈家桢、顾留馨、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艺亦很好。陈发科先生艺高德昭,诲人不倦,对发展和传播陈式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受外名界
近年来太极拳的发展日益扩增,大有不可阻挡之势。学者日趋明朗的目的,是偏重于套路内功的健身术,探研太极拳内功“神、意、气”对人体养生的道理。国内外追求太极拳套路内功的奥秘,好像已是一种新兴的时尚。目前海内外人士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视健康,大家意识到长期依赖医疗、药品的治疗,不如保健品易于服用,近来人们又重视绿色食品的食疗和营养价值。尤其海内外的中老年朋友,近年来已意识到太极拳是一种对体衰中老年人疗效显著的拳种,是能找回自身健康的一种妙术,其中,大家尤为重视杨家太极拳老套路的内功。许多执教者声称太极拳术中隐含着极高的养生功效,能使学员在短期内逐渐脱离依赖的药品和保健品。人们每日走出寓所学练,并期盼攀升杨家太极拳术中的高深境界。根据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强烈的要求,笔者编著了《太极拳术理
《太极拳辞典》是有关太极拳知识方面的工具书。共收条目832条,力求涵盖太极拳历史和现代的广泛的知识。适合于初学太极拳者、运动员、社会体育辅导员使用,也可作为教练员、中高等学校武术教师以及武术专业工作者、太极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练太极拳的功。太极拳的功分内功与外功,内功是先用八段锦打通小周天,然后用无极桩之功法来运气调息,要练到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平时要保持意守丹田,故云“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产灵台”。内功练成后,有助于在练拳时气力上身,能通过意念把丹田之气运到全身及手掌之上.好似自身有个气团在罩住,达到了形气合一的境地。外功即太极球法,此功法不仅有助于增长身体的本力,而且有助于双手与身体时时刻刻体会圓球的概念。外功再与内功相结合,那将能达到“忽然神以役气,气以役形,霹雳交,心火动.上下左右遍体行”之妙境,如出入无人之境地,此乃太极拳之大成。
《身边的武林2:太极等内家拳的核心秘密》在传统太极拳理论释义的基础上,用最精炼、最简洁的关键词来解析技术要点和练习方法,使读者对于非常难理解的传统文言内家拳论述一目了然,且便于记忆和指导太极拳的修炼。无论是对初学入门还是正在修炼的太极拳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现代版工具书。